铜鼎,反映中山国---的出土器物,有“刻铭铁足铜鼎”、“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等,三件重器分别刻有469字、450字和204字铭文,为研究中山世系和中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刻铭铁足铜鼎”又称王鼎,王即位十四年时(公元前314年或公元前313年)采用分铸工艺制作而成。通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盖钮与腹足部之间刻铭文77行469字,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战国时期字数多的一篇铭文。从这座铜鼎以及“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的铭文中,可以大致推出王及其前后的中山国诸公的在位年代。
鼎,创始于8000多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初的陶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煮肉盛肉。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学会了治铜铸器,鼎渐渐演化成为重要的祭祀---。司母戊铜鼎
古人认为,黄帝战胜炎帝的后代蚩尤后,铸三鼎,司母戊铜鼎,表示天地人;夏禹铸九鼎,代表九州。在古代,鼎是镇国之宝,传国重器,还是和的象征,如若有人“”,便表示此人有觊觎王位之野心。鼎的三足,表示“”(---身边的三位重要的大臣)。
古人将法律条文刻于鼎上,以示法律的庄严,所以古人认为,鼎上的花纹,有镇邪的作用。改朝换代新君登住的首要工作就是铸鼎,所以朝代改变称作鼎革。
今天,鼎已成为、诚信、团结和统一的象征。立鼎铭志成为人们心中信守承诺、祈福迎祥的---。司母戊铜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
山东司母戊铜鼎「多图」由唐县宏达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提供。唐县宏达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在铜雕这一领域倾注了诸多的热忱和热情,宏达雕塑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邸经理。同时本公司还是从事铜麒麟价格,铜麒麟厂家,铜麒麟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100000106812.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74684359.html
关键词: